堂會牧養「過度活躍症孩子及其家長」之成效

2021-07-01 / 鄺建文

引言 

「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下稱 ADHD) 這兩個名詞在現代的教會中絕不陌生,筆者發現每當教會開辦有關牧養ADHD孩子及其家庭的講座時,總是座無虛席,甚至要臨時增設座位。每次講座完畢後,部分參加者更上前向講者請教在教會牧養ADHD孩子的各種對策,可見教會內有不少熱心的信徒正關注著這些孩童及其家長。可惜香港的教會對ADHD孩童的支援方法及成效之研究相當缺乏,教會的「熱心」是否真正能幫助這些孩童及其家長仍是未知數。所以筆者進行了一個小型的質性研究,探討播道會堂會牧養「過度活躍症孩子及其家長」之成效。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帶來的挑戰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說明在學孩童ADHD的發病率為5%,[1] 而香港學童的發病率與以上國際數字相若,[2] 所以估計現時約有超過40,000名本港學童是ADHD患者。[3] 雖然本港未有統計數字反映教會內ADHD孩童的數目,但透過收集教會牧者的評估,再加上教會一般留給社區一個滿有「愛心」的印象;筆者有理由相信,在教會所牧養和接觸的孩童當中,超過5%是ADHD患者。

ADHD孩童的特徵包括:時常走動、難以安坐、專注力短缺、常常分心、自制能力弱、容易衝動、不能安靜等候、不能按指示完成工作、經常打斷別人的講話……等等 [4]。他們的行為活躍程度丶情緒控制能力、社交技巧都明顯有别於一般小孩。不難想像,這些特徵會導致他們在學習、社交、家庭及教會生活上面對重重障礙。不但ADHD孩童本身會遇到困難,而且對於教會的兒童及少年導師來說,也是極大的挑戰。筆者曾在不同的教會,親眼目睹患有ADHD的少年人在崇拜講道時間離座,在禮堂內叫喊並跑來跑去,全場目瞪口呆。

這些孩童之家長所面對的挑戰,遠遠過於教會導師所承受的。有研究顯示,ADHD孩童的家長比一般家長更容易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5] 可見ADHD孩童的家長長期面對著沈重的壓力。每當看到新聞報導ADHD孩子之照顧者懷疑不堪壓力而傷害孩子,造成悲劇,筆者與許多信徒都同樣感到極其難過,並希望從教會的層面為ADHD孩子及其家長提供適切的支援。這個小型的質性研究正是為尋求適切的支援而邁出一步。

聖經提供的大原則

聖經沒有直接提及ADHD孩童,亦沒有說明教會要如何接待ADHD小孩及其家長,但聖經告訴我們主耶穌喜歡小孩子來到祂跟前:『有人帶着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可福音 10:13-14) 「小孩子」的原文παιδία,可以是指嬰兒或兒童,是普遍用語,可廣泛地指任何小孩。所以筆者認為主耶穌所說的小孩子,並不單指乖巧聽話的,連好動反斗的,甚至是有缺陷的孩子,主耶穌也同樣喜愛和召喚他們,這當然亦包括現今所見的ADHD孩童。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着俊美。』(哥林多前書 12:22-23) 「不可少」的原文ἀναγκαῖά在新約聖經共出現八次,其中七次解釋為「必須」,另一次解釋為「接近」。在這處明顯應該理解為「必須」,意指教會中有一些軟弱和不體面的信眾,在上帝的計劃中,其實是「必須」存在於教會裡,是教會不可分割的部份。現今的ADHD小孩及其家長,雖然人看為軟弱,原來也是教會「必須」有的一部份。教會不應該與他們分割,反而要越發支援他們,給他們加上體面。

透過質性研究探索實踐支援的良策

進行小型質性研究之前,筆者認識了一些非常關心ADHD小孩的播道會堂會,他們已發展了一些牧養事工,特意支援ADHD小孩及其家長。事工包括:家長講座、特殊家長小組、家長輔導、親子活動、小孩社交小組、孩童情緒管理訓練小組、孩子輔導、特殊兒童主日學……等等。在這研究中,筆者挑選了四間分佈於港、九、新界不同社區的播道會堂會,而每間堂會都曾經舉辦支援ADHD小孩或其家長的事工。筆者於每間堂會邀請了一位接受過ADHD支援服務的母親,進行質性研究訪問(由於堂會及受訪者名稱都必須被保密,所以不會在本文透露) 。訪問完成後,內容經 Nvivo 電腦軟件[6] 進行編碼及分析後,當中的談話主題及重點概念於以下圖表羅列:

重點概念

個案來源

出現次數

情緒管理小組 (有效/ 對孩子)

1

2

長期家長小組 (不足/ 對母親)

1

2

嚴重抑鬱情緒的支援 (不足/ 對母親)

1

5

牧者的關懷 (有效/ 對母親及孩子)

2

6

管教技巧指導 (有效/ 對母親)

2

6

關於ADHD資料的提供 (有效/ 對母親)

2

3

特殊兒童主日學 (不足/ 對孩子)

2

5

身體疲憊時的支援 (不足/ 對母親)

2

4

導師關顧 (有效/ 對孩子)

3

4

家長講座 (有效/ 對母親)

3

5

短期分享小組 (有效/ 對母親)

3

18

行為管理計劃 (有效/ 對孩子)

3

11

社交訓練小組 (有效/ 對孩子)

3

12

兒童托管 (不足/ 對母親及孩子)

3

5

專業人員的支援 (不足/ 對母親及孩子)

3

23

輔導服務 (有效/ 對母親及孩子)

4

37

教會的讀經祈禱 (有效/ 對母親及孩子)

4

19

教會崇拜 (有效/ 對母親及孩子)

4

17

情緒支援 (有效/ 對母親及孩子)

4

31

靈命的支援 (有效/ 對母親及孩子)

4

16

極端情緒困擾的支援 (不足/ 對孩子)

4

11

圖表1 - 重點概念編碼表

從圖表1 ,我們得知在訪問中出現的重點概念 (左欄的內容),也知道提到相關概念的個案數目 (中間欄的數據)和被提及的總次數 (右欄的數據)。例如:有效的「輔導服務」於四個個案中都有被提及,並合共被提及37次;有效的「情緒管理小組」,因只有一間堂會開辦,所以只有一個個案提及,並合共提過兩次。除了談話內容的重點概念外,電腦軟件也歸納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及其相關的研究主題。兩大研究主題分別為「有效的支援」及「未被滿足的需求」。

有效的支援 

筆者發現受訪者都表示在這四間播道會堂會所舉辦的ADHD兒童及其家長之支援事工中得著良好的幫助,情況令人鼓舞。分析顯示,堂會提供的支援在以下五大範疇是相當有成效的:

一、「情緒支援」:包括「輔導服務」、「導師關顧」及「情緒管理小組」;

二、「管教技巧指導」:包括「短期分享小組」及「家長講座」;

三、「孩子行為的改造」:包括「行為管理計劃」及「社交訓練小組」;

四、「關於ADHD資料的提供」;

五、「靈命的支援」:包括「牧者的關懷」、「教會的讀經祈禱」及「教會崇拜」。

這四間播道會堂會在以上五個支援範圍熱心的事奉,達到一定的成效,獲得受助者的讚許。當然這並不代表播道會「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但這小型研究的結果確定了以上事工發展的方向是十分切合對象之需要。

未被滿足的需求 

透過這小型研究,筆者亦發現另一個值得堂會注意的主題,就是「未被滿足的需求」。有關的分析顯示,四間播道會堂會在以下三個範圍未能滿足受訪者的期望:

一、「長期的支援」:包括未有「長期家長小組」和未有舉辦「特殊兒童主日學」,反映現時的支援事工偏向於短期運作。

二、「實際支援」:包括未能提供「兒童托管」或「身體疲憊時的支援」。由於資源所限,堂會若要提供兒童托管服務,將會面對極多困難。但筆者再仔細分析受訪者的意見,發現他們不是期望全日或半日的兒童托管服務,而只是尋找一、兩小時的休息空間,所以這項支援仍有發展的可能。筆者已接觸 ADHD小孩及其家長多年,如今才發覺「兒童托管」及「身體疲憊時的支援」有相當大的需求。那些身心俱疲的家長,壓力已達到危險的界線,正正需要這項支援來紓困,甚或避免釀成一些不必要的慘劇。

三、「專業層次支援」:包括未能提供「嚴重抑鬱情緒的支援」、「極端情緒困擾的支援」或「專業人員的支援」。筆者明白不可能期望每一間教會都設有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和社工,所以整全的「轉介系統」才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盼望以上的分析能有助教會策劃未來的支援事工。

總結

筆者相信此小型質性研究對教會關心ADHD小孩及其家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由於此研究只訪問了四個個案,其結論仍有不足之處,所以筆者期待日後在此課題上有更大型的研究,甚至進行量性研究,以至香港的教會能按著聖經的大原則,更有效地牧養ADHD小孩及其家長。筆者深盼那些已發現為「有效的支援」,在教會中能得以長久保持;亦期盼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在未來的日子可以得著教會充分的回應。最後,筆者藉重溫使徒保羅的教訓作本文的結語:『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着俊美。』(哥林多前書 12:22-23)

本文作者鄺建文現任職播道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科講師(2017年起),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顯恩堂義務傳道同工。

[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61.

[2] 香港醫院管理局2018年資料

[3] 參「專注不足 / 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的資料

[4] 香港教育局 - 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資料

[5] Ray, G. Thomas, Lisa A. Croen, and Laurel A. Habel, "Mothers of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Medical Care 47, no. 1 (2009): 105-14.

[6] Nvivo 是由 © QSR International Pty Ltd 所研發之質性研究分析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