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正向課室學習環境

2021-09-07 / 莫安妮博士

掙扎的禱告

天父,在一個小小的教室內,面對不願意學習、不合作、不守規、甚至騷擾別人學習,打人的學生,實在感到無力。我明白「耶穌說: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但在困乏無助的時刻,曾幾何時我竟然暗暗地期望那些搗蛋的孩子缺席,讓我可以完成教學,父呀,我可以如何處理、管理他們的行為呢?

課室管理: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有關課室管理的課題,先想一想:「課室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與「營造正向課室學習環境」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1有什麼關係?普遍地教師們著眼於如何「管」好課室秩序、控制或減低不理想的行為,或者是防範不良行為發生,這是一個比較「窄」的「防範」及「控制」思維。可是,自七十年代,西方社會已認為這種方法不湊效,並不能孕育學生學習自律。如是者,再檢視這個課題,便從思考上、方向上有了調整,由以住被動地去「管」的思維,轉向致力於營造一個正向的學習環境、氣氛給予學生,讓他們投入學習。當行為問題產生時,老師們需要先想想,課堂的活動是否有趣及合宜,能引發學生投入學習活動。2

「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可分為「硬件」及「軟件」 。硬件方面包括留意實體的學習空間環境,例如有沒有好好運用地方、座位安排是否適合當天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座位是否看到導師、白板等。軟件方面,是指關係及學習經驗等,包括師生有效的溝通及良好的關係、促進同學間的正向關係、加強課堂內外的關懷、為學生創造正面學習經驗等。所謂正面的學習經驗,包括提供「成功經驗」positive experience及「富挑戰性經驗」challenging experience給予學生。3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有否留意、考慮﹕究竟小朋友在教會的學習過程、經驗是什麼呢?此文集中討論及分享「正面的學習經驗」方面。4

什麼的學習經驗?

與其要很快地「管」好學生,不如想想如何引發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投入,那更富教育及性、長遠性。回想一下,什麼時候我會十分投入一項工作/ 活動,甚至忘掉了時間,連吃飯也可以不理會?究竟什麼類型的工作我們才那麼投入?大概都是有趣的、富挑戰性的、有成功感的工作,所以我們會「愛上」,連休息、食飯也可以忘卻?大家還記得嗎?早前瘋魔全球的Pokemon 遊戲,成功地讓那些「嘆」慣冷氣的兒童、青少年以至成年人,在大熱天時三十多度下,汗流滿面地去捉精靈。聽說有一個佳話,美國多年來花費無數金錢為肥胖兒童進行減肥計劃,最後都不及一個Pokemon 遊戲,能夠讓肥胖兒童自發地每天做帶氧運動(四處跑)﹗為什麼可以達成呢?雖然這是看似辛苦的過程,但參與者在玩的過程中得到「富挑戰性經驗」,以及累積了「成功經驗」。

有沒有想過,我們設計可以讓學生擁有成功、富挑戰性經驗的課堂,是有效地改善課秩序及學習問題的重要一步?就讓我分享一個有關教會兒童事工的小故事: 有一次,一位教初小的導師缺席,我便代上。一進課室,一位身材高大的小三男孩自己一個坐在一個角落,班內的導師助手告訴我﹕不用理會他,每堂他都是這樣,他不出來搗亂己經很好,不要「攪」他,作為一堂的代課老師,我不了解此小朋友的背景、需要,但我心想,我仍期望可以渾身解數,引發他的學習興趣…

學習開始了,我們圍了一大個半圓圈,小朋友都坐在圈內面向我( 這是環境「硬件」的改善,因原本的擺設是分開四組,有一半同學是背着導師)。我同他們熱身,先唱「主耶穌真奇妙」,之後玩富挑戰性的「心裡唱」遊戲﹕第一階段,唱全曲時,當唱到「真奇妙」三個字就不唱出聲,結果所有小朋友「過關」﹔接着,連「主」字都在心裡唱,但仍然要唱準其他部分,那便有難度,全班小朋友極度集中,因為偶一不慎,便不成功,全個課室充滿了笑聲,我還邀請了幾個小朋友出來唱,他們爭着出來接受挑戰﹔忽然間,那個坐在角落的男孩突然走出來,說﹕有幾難呀?如是者,他便加入與大家一起地玩,並「合作」地上完一整課。這是「富挑戰性經驗」學習的力量。

是「加」還是「減」的學習經驗?

進一步我們要思考,小朋友的學習經驗是「加」Additive ( 累積、加增合適行為) ,還是「減」 subtractive (唔乖,就唔比你、罸你…)?我亦想在此分享一個失敗的經驗。兩年前當我任教K2-K3班時,有一位小朋友每一堂都四處跑、不專心,無論唱歌、聽聖經故事、遊戲也是如此,他的媽媽是教會會友,我與她溝通,但她也沒有辦法如何處理。我因為怕其他小朋友很快便「有樣學樣」,心想,只是幼稚園小朋友,嚴厲一點、嚇吓便成,怎知,他不但沒有改變,而且每次見到我便掉頭走;我回顧,我只想很快解決問題、想走捷徑,沒有用「心力」,為什麼我不耐心地與那小朋友傾談,聽他說語、鼓勵其他小朋友邀請他一起遊戲、留意有什麼活動可比較吸引他的注意、耐心地等他那少少進步的一刻,我便加以肯定,幫他累積合宜的行為…究竟我著眼於建立學生合適的行為,還是努力去罸不守規的學生?

最後,有教學效能的導師需要掌握理論、技巧,以及願意不斷進步及學習。但要成為能夠影響孩子生命的老師,還要加上一顆愛他們的心,且願意為他們禱告、尊重他們、聆聽他們;再者,導師的生命是否滿有喜樂、感恩呢?不要忘記,我們就是一本活的書,展現出基督的芬芳在孩子眼前。


Hue Ming-tak and Li Wai-sh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Hong Kong Teacher Educ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KU, 2008.

Morrison, Steven J.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Musician and Teacher: An Orientation to Music Education. 1st ed. New York: WWNorton, 2008.

Wai-shing, Li, and Hue Ming-tak. “Managing Misbehaviour.”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63–84.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http://www.jstor.org/stable/j.ctt1xw9ng.8.

譚孫德棻。《課室井然在我手 = behavior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my fingertips》。初版。香港:萬國兒童佈道團有限公司,2005。


[1] Hue Ming-tak and Li Wai-sh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Hong Kong Teacher Educ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KU, 2008).

[2] Li Wai-shing and Hue Ming-tak, “Managing Misbehaviour,”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63–84, http://www.jstor.org/stable/j.ctt1xw9ng.8.

[3] Steven J. Morrison,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 in Musician and Teacher: An Orientation to Music Education, 1st ed. (New York: WWNorton, 2008).

[4] 有關其他詳細的教學技巧、策略等,有很多參考資料,不在此重覆;可參考: 譚孫德棻,《課室井然在我手 = behavior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my fingertips》,初版(香港:萬國兒童佈道團有限公司,2005)。

[5] Morrison,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

[6] Morrison,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Mo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