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明赤子心?!——點擊青少年情緒調查
2021-12-07 / 麥笑萍
年青人的情緒狀況嚴峻,是不爭的事實。
早於社會運動及疫情之前,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已備受關注。環視相關的調查,已於十多年前便開始。根據2018年,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的第7年「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51%中學生呈抑鬰徵狀,嚴重抑鬰徵狀的學生,較2017年升至4.1%,需要接受治療的學生一年增加1400人,共有超過1.3萬名學生。本港學生焦慮情況,維持每4個中學生中,就有1個達臨床關注水平[1]。
2019年社會運動及疫情之後,各種精神健康調查報告紛紛出爐。本文引用的調查報告,雖然都是關乎精神健康狀況及年青人,但每項報告的研究志趣、受訪對象、數量、調查方式不盡相同。雖然如此,綜觀各項調查報告的結果,都顯示15-34歲仍是最高危的年齡群組。
除了以往從抑鬱及焦慮徵狀的角度進行調查外,2020年開始,加入「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角度。結果發現有27.3% 受訪者(90%學生)因單一事件或雙重疫情及社會事件打擊,引致較嚴重的PTSD症狀,包括出現重複性的壓力事件回憶,再度想起時感到非常沮喪,其次是出現害怕、恐懼、憤怒、罪惡感或羞愧等負面情緒[2]。
除此之外,青少年自殺 (尤其15歲或以下) 有上升的趨勢,危機比成年人更高[3]。無可置疑,在疫情的新常態下,年青人與成人一樣,同樣面對社會、家庭、教會、學校的新常態、新措施。其中校園生活的適應、網課及同學移民,都直接衝擊他們年輕的心靈。
欲了解具體詳情,可參閱註釋部份的資料。
附件
「精神健康月」籌備委員會的研究工作小組:
每年進行 「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了解港人的精神健康狀況,以15歲或以上為訪問對象。近年結果顯示:
精神健康指數 平均 |
按性別分析 |
按年齡分析 精神健康顯著較差 |
|
2020年 |
45分 |
男性的精神健康 顯著較差 |
15-34歲這個年齡組群[4] 2019(52%)至2020(71.1%) |
2021年 |
48.3分 |
— |
年齡介乎25至34歲、 離婚/分居或待業的群組[5] |
*2020年問卷再以受訪者出現多少項創傷後壓力症(PTSD)反應,估計當中有1/4人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香港青年協會:
出現抑鬱徵狀 |
出現焦慮徵狀 |
|
2019[6] |
51.4% |
- |
2020[7] |
- |
21.9%[8] |
感到孤單 |
出現精神困擾徵狀 |
|
2021[9] |
47.7% |
69.7% |
香港特別行政區:
據香港特區政府公佈的最新數據,2019至2020學年香港中小學生懷疑自殺個案及新患精神疾病個案,分別錄得23宗和355宗, 達五年來新高[10]。
2020年1月10,立法會召開衛生事務委員會,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在會上公佈調查結果,發現約15% 年輕人出現主要抑鬱症徵狀,與反修例事件及手機上網習慣等有關。香港近來的比率,比起日韓星高逾兩倍或以上[11]。
[1] 張美華。<每兩個中學生 有1個呈抑鬱徵狀 更有學生表現高焦慮>。香港01,2018-09-02。
[2] <調查:近三成青少年現較嚴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大症狀>。香港基督教服處,2021-06-12。 或莫家文。<疫情及社會事件雙重打擊 青少年寧「躺平」應對負面情緒>。 香港01,2021-08-04。
[3] 評論編輯室 <學童疑接連輕生 各界均有責任>。香港01,2021-10-28。 或張嘉敏。<撒瑪利亞會指年輕人自殺危機高 籲家長多聆聽 避免教導口吻溝通>。 香港01,2021-10-27。
[5] 呂凝敏。<疫下港人平均狀況不合格 保持實體社交精神健康較佳>。香港01,2021-10-26。
[6] <青協公布「中學生情緒壓力狀況」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19-11-07。
[8]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公布「中學生開學適應」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20-11-05。
[9] <青協「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 公布「青年孤獨感問卷」調查結果>。香港青年協會,2021-03-23。或袁澍。<調查:疫情困擾近半受訪青年感孤獨 七成人精神受困>。香港01,2021-03-23。
[10] <立法會十八題:學生的精神健康>。香港特別行政區,新聞公報,2021-03-24。
[11] 李恩慈。<【逃犯條例】15%青少年有抑鬱症狀 黃仁龍:如地震後的海嘯>。香港01,2020-01-10。
延伸閱讀:
暴風少女 (按此閱讀 )
青年級教學經驗談 ( 按此閱讀 )
相關推介:
播道青年級主日學課程 按此瞭解及訂購相關產品
對象:中四至中六學生
特點:
- 課程設計配合青年人成長發展的需要。
- 每一冊均有經卷選讀、人生議題和信仰尋索幾個分題的內容,使學生得著全人的學習。
- 著重學生對信仰議題的主動尋索,以及生命回應,避免教師單向的灌輸。
- 學生本更備有每日靈聽神的話,幫助學生養成每天親近神的習慣。
《靈情維他命》 按此瞭解及訂購相關產品
作為首本「靈命健康系列」的作品,梁錫強醫生、廖秀雯老師合著的《靈情維他命》絕對是這世代信徒的及時雨。梁醫的專業知識不僅在醫學,更在聖經教導上,讓信徒注意身體的健康,同時關切靈性的健康;廖老師在生活中的經歷,亦能帶給讀者靈命上的啟迪。兩位以輕鬆有趣的筆觸把提升靈命的「維他命」娓娓介紹給讀者,故讀來必倍感興味盎然,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