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與人同行
2024-04-02 / 歐偉民博士 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
貧窮關懷就是學習與人同行,是按著對方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歷程。在這過程中,不是看我們能夠行得多快、走得多遠,甚至不是我們有多願意,而是對方是否接受讓我們與他一起前行。
大概兩年前,同工在公園認識了超叔(化名),他獨個兒坐著,說那天是休息日,沒有地方去,同工就坐下跟他聊起來,最後還互相交換電話號碼。因他有工作,生活似乎也過得去,同工就沒有太掛心他的情況,但原來,主卻暗暗地把他記在心上。 過了一段日子,有天超叔主動來找同工求助。他說昨夜收工時有點累,回家途上就在公園的長椅坐下來歇息一會,但卻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失去了錢包。同工陪他去補領證件,並開始與義工一起多去關心他。但不久,他又再消失了。
疫情開始在香港蔓延,影響著各行各業,超叔在酒樓工作,收入大減,勉強仍可應付租金。過去,他常說自己被經理重用,因他勤力又快手,一個人可做幾個人的工作,可惜,疫情持續,酒樓最終被逼停業。 那時候,機構有緊急援助基金可以幫助在經濟上有困難的朋友,超叔也有來申請,之後,他又再沒出現。同工和義工不時也有給他短訊,告訴他機構可以提供的防疫物資和食物援助,可是,他就一直保持著已讀不回。
這天晚上,同工忽然收到超叔的訊息,說想要見面。 原來,他早前在一間食肆找到洗碗工作,但不小心,在洗碗時割傷了腳,由於他不想讓人知道,也沒有處理傷口,傷口一直在發炎、在變壞,最後就連走路也有困難,他因此失去了工作,沒有收入,付不起租金,就在公園裡露宿。
同工和義工帶備了簡單的救傷用品到公園去找超叔,看見他的時候,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都難掩錯愕,因他的腳腫得十分嚴重,傷口也有血水滲出來。超叔不肯去看醫生,義工替他洗傷口,超叔忍著痛跟同工講自己的故事。他說以前自己很不濟,做過不少壞事,上天要懲罰他,要他孤獨一個。 「我十分渴望有一個家,想有愛自己的家人,每晚回家吃飯,大家一起說說笑笑,不似現在要露宿街頭,要是死了也沒有人知道。」這是我們聽過超叔最長,也是最真情的話。看著同工和正為他洗傷口的義工,他續說:「你們返教會的,我感受到你們給我的愛。」義工問他:「你願意來教會這個家嗎?」
他,流淚起來。
文章選自歐偉民 著:《慈心憐憫》(香港:播道會文字部,2024。)本書將於2024年7月出版。